纽约时报丨社论:中国无法抹去天安门的真相
图:Matt Huynh
中国无法抹去天安门的真相
社论委员会
甚至在三十年后,中国共产党仍执迷于抹去天安门广场屠杀的历史。一定程度上,它成功了:自那之后,中国经历了卓绝非凡的经济繁荣,而在这期间长大的中国人,往往对1989年6月4日发生的事情知之甚少;或者接受官方的态度,即制止那场“反革命动乱”是必要的,策动了日后的经济奇迹。
但那些在场的人士,以及了解中国军队粉碎那场持续两个月之久的民主抗议时发生了什么的人士中的许多人都无法遗忘,也无法接受其他任何人理当遗忘。其中一人是前军方记者江林,她当晚在广场,自那晚之后,她所见证的一切令她心绪难宁。在多次访谈中,她与《纽约时报》记者储百亮(Chris Buckley)分享了她的痛苦记忆。
江女士今年66岁,她于上周离开中国。假如没有离开,她极有可能可能蒙受与其他很多中国人一样的命运,那些人遭到了镇压,因为他们的良知不允许他们保持沉默。“痛苦已经折磨了我三十年”,她表示。“每个参与者都必须大声说出他们所知道的那些发生过的事情,那是我们对死难者、幸存者和未来的孩子们的责任。”
她的痛苦和使命,也是全世界许许多多蒙受过巨大暴行伤害的人们的痛苦和使命。不论他们是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是阿根廷“失踪者”的亲人,还是那些依旧记得苏联的古拉格群岛、奥斯曼土耳其的亚美尼亚人种族灭绝、柬埔寨的红色高棉杀戮、卢旺达的大屠杀或者现代历史上任何其他大规模杀戮事件的人士。
一个国家在多大程度上准备好承认其历史上所犯的罪错,反衬出它在多大程度上已经接纳了自由。二战后,民主的西德实施了诸多严肃举措,直面其纳粹的过去。恢复民主后,阿根廷开始对那些在打击异见人士的“肮脏战争”中犯下罪行的人士提出指控。
但威权当局笃信乔治·奥威尔的名言:“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苏联一直在改写或者遮蔽其历史,以维持其凌驾于其人民之上的权力;类似的是,中国也试图通过审查或者暴力操纵国家叙事和记忆。
何以执政的共产党认为必须压制一切有关天安门广场的知识?这不难理解。全国各地爆发了要求实施根本性民主改革的大规模示威游行,中国的共产党人从中看出了关乎党的生死的威胁。而清理天安门广场的暴行造成数百人,也可能是数千人死亡,官方从未给出伤亡人数。这段历史,“人民共和国”的那些委员不希望人们知道。
允许人们公开讨论发生过的事情,可能引发人们去严肃质疑一个据称永远正确的党的判断,质疑是否中国的经济繁荣可能事实上被那场屠杀耽误了,质疑假如采纳了抗议者所要求的民主改革,中国会否如香港或台湾那样,甚至比今天更加繁荣昌盛。
姜女士的证词尤其重要,因为她并非示威者。当时她是军事机构的正式成员,她的父亲是一位将军,她本人是军队的中尉。作为军方记者,她尽己所能,试图扩散数位高级将领发出的一封信中的信息,那些将军反对实施戒严。随后,她骑自行车前往天安门。在那里,她见证了诸多警告未获留意之后所发生的事情。混乱中,她的头部受到重伤。
共产党当局声称,他们的行动是服务于人民的,而她的见证对这一说法提出了根本性挑战。“命运怎么可能突然翻转,乃至于你可以动用坦克和机关枪对付普通人?”她问道。“对我来讲,那是疯狂的举动。”
自那一致命的时刻之后,三十年来,中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领导层没有与时俱进,而是继续对抗那些抗议者所要求的一切:民主而守法的社会,独立的司法,结束一党执政。何以共产党统治集团在避免为其过去的疯狂举动承担责任时不惜代价,何以像江女士这样的人士拒绝抹去他们有关天安门的记忆的举动相当重要,答案即在于此。
(本文是《纽约时报》6月3日刊出的社论,原题“China Cannot Erase the Truth of Tiananmen”。译者听桥,无法保证全部理解和表达准确。)
原文链接:
《纽约时报》记者储百亮专访前《解放军报》记者江林:
中文维基百科“六四事件”: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