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敏欣:西方理应担心中国崛起对自由主义价值的威胁


美国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政府系教授裴敏欣。图片来源:裴敏欣教授官方主页

译者按
本文作者裴敏欣(Minxin Pei),1957年出生。
1982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1986年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1989年于哈佛大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1991年于哈佛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今担任美国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MC)政府系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比较政治、美中关系、美国与亚洲关系。代表性著作包括: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 The Demise of Communism in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1994)、China's Trapped Transition: The Limits of Developmental Autocracy2006)、China's Crony Capitalism: The Dynamics of Regime Decay2016)。
本文原刊于英国《经济学人》网站“Open Future”栏目,该栏目宗旨为就市场、技术与自由在21世纪所发挥的作用展开全球讨论201868,该栏目就论题西方应担心中国崛起对自由主义价值的威胁吗?约请裴敏欣教授与新加坡前外交官、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政府管理学院创始院长马凯硕教授展开辩论。两人分别于68日和614日发表各自的开场陈述和最终陈述,前者陈述了对该论题的肯定意见,后者陈述了否定意见。网民亦持续参与其中,就论题选择,并点评两人的陈述。截至616日,选择的占61%,选择的占39%这一辩论将持续至618结束。
以下是裴敏欣教授68日就上述论题发表的开场陈述,标题为译者所加,文末附有原文出处。


图片来源:截图自相关网页







西方理应担心中国崛起对自由主义价值的威胁

裴敏欣(Minxin Pei

中国的崛起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一种威胁,要说服《经济学人》的读者相信他们理应担心这一点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至少在此时此刻,关乎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生死存亡的威胁仍只是西方民主国家的毒酿:政治极化、制度失调和民粹主义肆虐。事实上,绝少有人质疑如下观点:除非代表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体系即自由民主由当下的衰退中复苏,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即一整套珍视个人权利、自由和法治的理念将不可能重新获得荣光。

但是,明确自由民主的功能失调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构成头等威胁,并不意味着我们理应无视代表对立价值观的独裁国家崛起所施加的危险。令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和自由民主的地位在我们的时代尤其危险的,是内部衰败和外部挑战的结合。后者主要由强大的威权主义政权施加,这些政权咄咄逼人,正在挑战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和自由民主制度的利益。

这样一些政权中,是中国而非俄罗斯,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了最强有力的长期威胁。俄罗斯是一个石油国家,经济停滞,但中国不一样:假如可以在未来十年中维持适度高增长,以美元计算,中国笃定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方式计算,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只要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继续实现稳健的经济表现,同时维持一党统治,中国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威胁就将是多维度的。

人们长期以来认为,只有自由民主,才能既然带来自由,又形成持久可靠且更胜一筹的经济表现但过去四十年间,中国在一种被视为正当独裁(competent autocracy)的制度下崛起,这已经削弱了这一论调。诚然,中国共产党1949年以来的执政记录笃定无疑是成败交织的。在专业人士那里,中国1979年以来经济成就的真实程度一直是一个热议话题,譬如,我们如何解释中国灾难性的环境恶化、严酷的计划生育和急速上升的不平等的代价?但对信息严重缺乏的外部人士,特别是对那些不满于发达民主国家日渐败坏的基础设施、停滞的增长和破坏性的身份政治的人士来讲,一个能做成事情的一党政权的诱惑力确实是不可抗拒的。

中国的崛起还威胁到另一个代表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体系:建立在开放和互惠原则基础之上的全球贸易制度。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国家,离开其事实上是无限的全球市场渠道(其商品总出口额从1978年的97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2.27万亿美元),中国的崛起就可能变得完全不可想象。但其商业实践和国家资本主义的观念模式正令全球贸易制度和对自由贸易的支持陷入危险境地。

中国对其庞大且迅猛增长的国内市场实施保护,同时在进入其贸易伙伴的市场时享有几乎不受限制的渠道。其国有企业垄断了中国一些最有利可图的部门,如银行、金融服务、电信和运输。国家补贴令无效的国有企业得以维持生存,并且在钢铁行业以过度输出的方式向全球市场倾销。国家对互联网的铁腕控制还将西方技术公司挡在国门之外。

中国崛起施加的更有力威胁指向全球自由主义经济秩序,西方领导的世界银行之类国际金融机构构成这一秩序的基石。近年来,中国开始实施的长期战略挑战了这一秩序。中国建立了两家机构,作为世界银行的潜在对手: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雄心勃勃的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贷款提供资金支持,一旦落地见效,该倡议将显著增进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同时可能令接纳这一倡议的许多国家陷入沉重的债务负担。

最后,中国的崛起挑战了全球安全秩序,这一秩序的根基由对国际法的遵守和美国的军事主导地位来加以夯实。东亚地区已经感受到这一威胁的最直接影响。随着军事实力的持续增长,中国开始炫耀肌肉,并藐视国际法。最具启示意义的案例是,在有争议的南海地区建设军事化的人工岛,以及20167月断然拒绝海牙常设仲裁法院有关中国的海事权利声索没有国际法依据的裁决。

中国近期在东亚的举动,如在东海建立防空识别区,在韩国同意部署一个美国的反导系统之后对其加以恐吓,对台湾持续施加外交压力并支持柬埔寨、泰国和马来西亚(至少在其最近一次选举之前)的不合法政权,毫不含糊地显示,中国不仅视其力量为正当,而且正将东亚当做其正当的势力范围。幸运的是,美国的军事优势及其在东亚的存在,至少在目前限制了中国在该地区再度声索其霸权的能力,更不要说进一步拓展其军事实力了。

但假如中国的军事能力超过美国,任何人都不应再怀抱幻想,认为中国会自我约束。假如中国甚至在成就全球霸主之前就可以公然无视国际法、国际协定和国际准则,那么,一旦中国的火力超过美国,还有什么可以阻止它像一个已经变得无赖的超级大国那样行事?唐纳德·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正表现得越来越像是这样一个可怕的超级大国。

作者是美国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政府系教授。本文原刊于《经济学人》杂志网站“Open Future”栏目,201868日发布。听桥译。

文章出处:https://debates.economist.com/debate/china?state=opening#pro_statement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波士顿环球报丨为什么香港抗议者要挥舞星条旗

乔治·索罗斯丨危机中的开放社会

卫报丨假如新闻正在死去,谁来捍卫民主?